手持式声波水深仪
简要描述:手持式声波水深仪便携式声波水深仪 型号: HSW-1000 HSW-1000型便携式声波水深仪是小型水体深度测量仪器,Z大量程可达100 米,
产品型号: HSW-1000
所属分类:专业仪器
更新时间:2024-09-26
厂商性质:其他
品牌 | 同德 | 加工定制 | 否 |
---|
手持式声波水深仪便携式声波水深仪 型号: HSW-1000
是小型水体深度测量仪器,zui大量程可达100 米,它的技术难点在于:
1、声波的传播介质是水,其中含有很多的杂质和气泡,传播介质远没有空气纯净。
2、水底作为声波反射面远没有水面或物体表面平整,会折射掉一部分声波能量;水底还存在淤
泥的沉积,而沉积的淤泥还会吸收掉一部分声波能量,从而使反射回到声波传感器的回波减少。如何
手持式声波水深仪便携式声波水深仪
捕捉到较微弱的回波信号,并且始终保持0.3%以内的测量精度是该产品的技术得以的一项重要原因。
3、在保证足够的功率以使得仪器稳定可靠地工作在以上状况下,同时又需要面对如何尽量减小电池
重量和仪器体积的矛盾,以使得仪器重量更轻,更便于携带。
它具有精度高、稳定可靠、微功耗、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于江河、湖
泊、水库、港口、码头、航道、沿海的水深测量,并且可以用于水下断面测量和水下地形测量,导航、水
下探物等应用。
1、 量程:0.6~100 米
2、 精度:0.3%
3、工作频率:200KHZ
4、显示分辨率:0.01m
5、声束角:<12°
6、显示:4 位液晶显示
7、介质:淡水或海水等均可测量
8、电池:内置DC8.4V 锂电池
工作原理:
本仪器采用的是由的微处理器控制声波发射电路,通过声波传感器发射声脉冲波束,该波
束在水中垂直向下传播,被水底反射后再由声波传感器接收,微处理器通过发射、接收之间声波束往
返的传播时间T,来计算出水的深度h = V·1/2T,其中V 为水中的声波传播速度,它会根据水温的不
同和淡水、海水的不同而不同,那么实际的水深H 应为:H=Lh+E,其中L 为声波声速修正系数(见表一),
E 为声波传感器没入水中的深度
产品名称:声波测厚仪
产品型号:UM-6800
声波测厚仪 型号:UM6800
UM6800声波测厚仪是采用*技术,研制的一种低功耗低下限袖珍式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多种声波良导体的材料。应用:此仪器可对各种板材和各种加工零件作精确测量,可以对生产设备中各种管道和压力容器进行监测,监测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受腐蚀后的减薄程度。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站、冶金、造船、航天、机器制造业及压力容器、化工设备锅炉、储油罐等各个领域。 可测量的材料:钢,铸钢,铝,黄铜,锌,石英玻璃,聚乙烯,灰铸铁,球墨铸铁,陶瓷,塑料及其他任何声波的良导体的厚度
声速范围:500-9000m/s
使用环境:操作温度:0-40℃湿度:≤90%RH。
周围环境无强烈振动、无强烈磁场、无腐蚀性介质及严重粉尘。
测量范围(公/英制):1.0~300mm 0.06-11.8inch
分辨率: 0.01mm
准确度:±(0.5%n+0.2)
电源:4节5号电池
体积:主机140mm×60mm×24mm
大屏幕液晶数符显示并带有高亮度背光,方便在光线昏暗环境中使用;
已知厚度可以反测声速,以提高测量精度
公英制自由转换功能;
耦合状态提示功能;
低 电量指示功能;
自动关机节电功能。
已知厚度可以反测声速,以提高测量精度
标准配置:
主机 1
5MФ6传感器 1
耦合剂 1
说明书 1
便携盒 1
校准块 1(主机上)
产品名称:半自动通风式快速恒温烘箱
产品型号:YG767A
半自动通风式快速恒温烘箱 :YG767A
YG767是Y802N和YG747八篮烘箱的升级换代产品,用于快速测定棉、毛麻、丝、化纤等纺织品及成品的回潮率或含水率。
采用7英寸26万色16:9真彩触摸屏,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采用Windows CE操作系统, 实现简洁实用的人机交互界面。
系统自动采样天平数据,并实时计算,自动检测恒重状态,输出打印数据报表。
可外接U盘,永jiu保存历史试验记录。
标配100M网络接口,可上网并随时更新升级系统。
型号YG767A
显示方式7英寸真彩触摸屏
温度范围室温~150℃
控温精度±1℃
干燥时间<40min(正常回潮率范围内的一般纺织材料
篮内风速≥0.5m/s
通风形式强制热风对流
换气量每分钟大于1/4的烘箱容积
加热功率2700W
天平称量500g/0.01g
电源电压AC380V±10%(三相四线制)
工作室尺寸L640×W640×H360mm
外形尺寸L1000×W850×H1300mm
产品名称:挥发油测定器 /挥发油测定装置
产品型号:TC-HFU
商品说明:挥发油测定器用于制药工业,药物,植物组织中含有挥发成分的精油测定,分为两套:有两支测定管,一种回水管呈大三角,用于比重小于1.0的测定;另一种呈小三角,用于比重大于1.0的测定。
挥发油是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临床上除直接应用主要含挥发油的生药外,还可应用从中精制的挥发油,如桉叶油、薄荷油等。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收载的挥发油有八角茴香油 (oleum anisi stellciti) 、肉桂油 (oleum cinnamomi) 、桉油 (oleum eucalypti) 、薄荷油 (oleum menthae) 、丁香罗勒油 (oleum ocimi gratissimi) 、满山红油 (oleum rhododendri daurici) 、松节油 (oleum terebinthinae) 、广藿香油 (oleum pogostemonis) 、莪术油 (oleum curcumae) 和牡荆油 (oleum viticis negundo) 等十种。
( 一 ) 化学组成
挥发油为多种类型成分的混合物,一种挥发油往往含有几十种到一、二百种成分,其中以某种或数种成分占较大的份量。其基本组成为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化合物。挥发油中存在的萜类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通常它们含量较高,但无香气,不是挥发油的芳香成分。而某些萜类的含氧衍生物及芳香族化合物含量虽少,但它们具有挥发油的特异芳香味和显著的生物活性。
脂肪族化合物如鱼腥草中的甲基正壬酮 (methylnonylketone) 、松节油中的正庚烷 (n-keptane) 、桂花中的正癸烷 (dacane) 等。芳香族化合物如丁香油中的丁香酚 (eugenol) 、肉桂中的桂皮醛 (cinnamaldehyde) 等。萜类化合物如薄荷中的薄荷醇、薄荷酮,姜黄中的姜黄酮 。
挥发油的组成除了上述三类物质外,还有一些其它化合物,如当归、川芎和藁本等药材中苯酞类成分藁本内酯 (ligustilide) 、洋川芎内酯 A (senkyunolide A) 等。洋苷菊中 薁 (azulenoids) 类化合物蓝香油 薁 (chamazulene) 。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大蒜辣素 (allicin) 。芥子中的含氮和硫的化合物芥子油 (allyl isothiocyanate) 。
( 二 ) 理化性质
大多数挥发油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透明液体。少数含有薁类化合物或溶有色素的挥发油具有颜色;挥发油具特殊的香气或其它气味,多具刺激性的灼热或辛辣味;挥发油在常温下可挥发,并不留下持久性的油斑;大多数挥发油比水轻,仅少数比水重(如丁香油,桂皮油等);挥发油易溶于醚、三氯jia烷、石油醚、二硫化碳和脂肪油等有机溶剂中,能*溶于无水乙醇,在其他浓度的醇中只能溶解一定的量,当挥发油中掺有脂肪油或萜烯类成分时,在一定浓度乙醇中的溶解度就会减少。因此药典规定了挥发油在醇中的溶解度可以检查挥发油的纯度;挥发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大多挥发油具有光学活性,挥发油中主成分的含量和旋光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挥发油都具有强的折光性。折光率常因贮藏日久或不当而增高。当有杂质时,折光率就会改变;挥发油在常温下大多为液体,少数为固体,如八角茴香油;挥发油在空气中久置或光线照射,会逐渐氧化变质,使其比重增加,颜色变深,并失去原有的香气,形成树脂样物质,也不能随水蒸馏了。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收载的挥发油的物理常数见表 3-5 。
表 3-5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收载挥发油的物理常数(按相对密度次序排列)
名称在醇中的溶解度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
松节油易溶0.850~0.870—1.466~1.477
薄荷油能任意混合0.888~0.908-17 ° 至 -24 °1.456~1.466
牡荆油与无水乙醇任意混合0.890~0.910—1.485~1.500
桉油易溶于 70% 乙醇0.890~0.920—1.458~1.468
满山红油任意混合0.935~0.950—1.500~1.520
广藿香油易溶于 90% 乙醇0.950~0.980-66 ° 至 -43 °1.503~1.513
莪术油易溶0.970~0.990+20 ° 至 +25 °1.500~1.510
八角茴香油易溶于 90% 乙醇0.975~0.988-2 ° 至 +1 °1.553~1.560
丁香罗勒油易溶1.030~1.050—1.530~1.540
桂皮油易溶1.055~1.070—1.602~1.614
( 三 ) 提取
挥发油常用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和临界萃取法。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因其具有环保、安全、溶剂可重复使用、萃取液不需要高温浓缩等优点,保证了挥发油中热敏感成分的稳定,成为挥发油成分提取的理想方法。
( 四 ) 主要定量方法及举例
1. 总挥发油的定量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中一些生药规定了挥发油的含量要求。如八角茴香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4.0% ,山柰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4.5% ,片姜黄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1.0% 等。
《中国药典》( 2005 年版)附录详细介绍了挥发油的测定装置和两种测定方法。
药典规定测定用的供试品,除另有规定外,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至三号筛,并混合均匀。
( 1 )仪器装置 如图 3-9 。 A 为 1000ml( 或 500ml 、 2000ml) 的硬质圆底烧瓶,上接挥发油测定器 B , B 的上端连接回流冷凝管 C 。以上各部均用磨口玻璃连接。测定器 B 应具有 0.1ml 的刻度。全部仪器应充分洗净,并检查接合部分是否严密,以防挥发油逸出。
( 2 )测定法 甲法 本法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0 以下的挥发油。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 0.5~1.0ml) ,称定重量(准确至 0.01g) ,置烧瓶中,加水 300~500ml (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约 5 小时,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 0 线上面 5mm 处为止。放置 1 小时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其上端恰与刻度 0 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 % ) 。
乙法 本法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0 以上的挥发油。取水约 300ml 与玻璃珠数粒,置烧瓶中,连接挥发油测定器。自测定器上端加水使充满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止。再用移液管加入二甲苯 lml ,然后连接回流冷凝管。将烧瓶内容物加热至沸腾,并继续蒸馏,其速度以保持冷凝管的中部呈冷却状态为度。 30 分钟后,停止加热,放置 15 分钟以上,读取二甲苯的容积。然后照甲法自 “ 取供试品适量 ” 起,依法测定,自油层量中减去二甲苯量,即为挥发油量,再计算供试品中挥发油的含量 ( % ) 。
2. 生药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定量
由于生药中所含的挥发油均为混合物,常由十几种乃至上百种化合物组成,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时分离是关键,所以色谱法成为挥发油分析的主要方法,尤其是气相色谱法,例如中国药典广藿香中百秋李醇,丁香罗勒油中丁香酚都是用气相色谱法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是挥发油成分的常用分析方法,对那些热敏感成分的分析尤其重要,如中国药典莪术油中牻牛儿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芎油中苯酞类和酚酸类成分由于热不稳定性,也适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
川芎油主要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对照品 香草醛 (vallinin ,1) 、阿魏酸 (ferulic acid ,2) 、川芎嗪 (tetramethylpyrazine ,3) 、 senkyunolide I (4) 、 senkyunolide H (5) 、洋川芎内酯 A (senkyunolide A ,6) 、 coniferylferulate (7) 、藁本内酯 (Z-ligustilide ,8) 、新蛇床内酯 (neocnidilide ,9) 、丁烯基苯酞 (3-butylidenephthalide ,10) 、 riligustilide (11) 和 levistolide A (12) 。
色谱柱: Waters Symmetry C 18 (150 ′ 4.6 mm , 5 m m) ;保护柱: Waters Spherisorb S5 ODS2 (10 ′ 4.6 mm) ;流动相: A 甲醇, B 水(含 0.25% 醋酸);梯度洗脱条件:线性梯度 32% B(0-3min) , 32-85%B(3-36min) , 85-100B(36-43min) , 100B(43-52min) ;流速: 0.7ml/min ; DAD 设定范围 190-400nm 。
(挥发油又称精油,英文为 essential oils,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具有芳香气味、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而又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成分的总称。挥发油为一混合物,其组份较为复杂。主要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和压榨法制取精油.挥发油成分中以萜类成分多见,另外,尚含有小分子脂肪族化合物和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
挥发油多为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多具特殊的香气或辛辣味。比重在0.850—1.180之间,易溶于无水乙醇、醚类、氯fang、二硫化碳、和脂肪油中,难溶于水。挥发油均有一定得旋光性和折光率,折光率是鉴定挥发油品质的重要依据。放置过久易氧化聚合,是颜色加深或成树脂状,故应密闭、低温和避光保存.